不会倾听
《窗边的小豆豆》里有这样一个细节:
小豆豆第一次去幼儿园,校长先生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讲讲自己,讲什么都可以,讲多久都可以,豆豆这一讲竟然讲了4小时,讲到吃中饭,才停下来。
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因为从出生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
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
他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
原本担心到了学校会被冷眼相看的小豆豆,因为有一个能听自己说话的校长先生,而感到安心和温暖。
她感慨道:“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
向关心的人表达善意和同理心,倾听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它也是成年人进入孩子心理世界的钥匙。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擅长倾听:
有的父母从不认真听孩子说话:
有的父母还没听几句,就开始打断孩子,凭着自己的猜测下结论:
有的父母无法接受孩子的坦白,听完会对孩子大发脾气;
有的父母表面上在倾听孩子,本质上是在输出自己的道理……
于是,孩子干脆就不说了。
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敏感,当他在表达时,会观察你的反应,如果他发现了你不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渐渐地,不愿再跟你交流,他们开始意识到,闭嘴能免去很多麻烦。
他们会对父母说:“说了你们什么也不懂”。
实际上是在暗示父母:你们从未理解过我内心的感受,你不会表现出关怀和接纳。
会沟通的父母,不只是会说话,也懂得倾听。
不懂回应
英国心理学教授鲁道夫·谢弗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说道:
“孩子对父母形成依恋关系,这是一种对特定的人所产生的持久的感情联系,依恋的心理功能是获得安全感。但这个关系,只有在父母回应孩子时才能运作。”
简言之,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决定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依赖父母的及时回应。
父母积极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和被看见,内心充满了安全感。
每一句话都能得到重视,每一次的情绪都能被接纳,孩子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进而产生自尊、自信、自爱。
这是孩子日后各种能力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
然而,如果父母的回应模式里,经常性的忽视,态度冷漠,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并且充满了不接纳的语言,那么当你开口,很容易就会被孩子嫌弃、抗拒。
比如:
孩子满心欢喜地跑向家长,却被挥挥手推开;
孩子哭泣时,不理解孩子并骂他不懂事;
孩子恐惧时,看不惯孩子并逼迫他们坚强……
孩子想亲近、求助父母,是一种本能,父母却无法给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
于是,孩子开始对父母不抱期待,他们确定大人的话语充满了评价、责备、教训、警告和命令......
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又不被看见,长大后就很容易出现对抗、拒绝父母的行为。
沟通时,总想改变孩子
有位爸爸曾经抱怨儿子喜欢和朋友聊天,却不愿跟爸妈多说一句话。
有一次,他发现孩子作业还没做,就捧着手机笑嘻嘻地和同学聊天。
反复提醒了他好几次,儿子却似乎没有听到,最后他急了,吼了孩子几句。
孩子不情不愿地放下手机,经过他的身边,小声地说了句:
“烦死了!”
儿子的反应,让他很受伤。
孩子小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以前非常崇拜爸爸,经常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追在爸爸后面。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 成长问题渐渐暴露,父子之间没有了过往的亲密,两个人的对话,也紧紧围绕着学习。
他们之间的沟通,大部分都是爸爸一个人在输出道理,费尽唇舌就为了说服孩子要听话、要好好学习。
这种沟通方式的问题出在哪?
这些父母并不是抱着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目的,而是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控制他们。
他们不断证明自己有多么正确,不断地提醒孩子的问题和毛病。
有的孩子会轻易地发现父母试图改变自己的意图,慢慢失去了沟通欲望。
这些与父母无法沟通的孩子,转身投入了同伴的怀抱,因为同龄人能够理解他、支持他,孩子们互相影响,形成了稳固的“联盟”。
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被削弱了,就像上面那个孩子,他已经不愿听从父母的教育了。
曾经有人在网上提问:“为什么孩子和父母越来越没话说?
有个回答说: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人,谁会愿意和他沟通?
很多父母就是输在“太对”上。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所有的亲子冲突,都源于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都源于内心不被回应。因此,父母对孩子逆反心理最好的回应,就是:培养更牢固的关系,而不是依赖施压手段。”
想要拥有一段无话不说的亲子关系,我们都需要在与孩子相处下功夫。孩子并不会因为法定上的关系或者血缘关系,自愿听从父母的指引。
他们身上的诸多行为问题,父母觉得教不会、管不好,实际上是在暗示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
孩子的不愿沟通也是如此,沉默是他们对父母的反击。
当我们在学习各种教养的技巧和方法时,请务必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大前提。
关系对了,孩子才会放心地将手交由你牵引。
标签: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