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父母,都在这样带娃亲子伴读网
教育专家尹建莉的一句话:“生命不害怕艰苦,只害怕淤堵。”
言下之意,是说每个生命的成长和发育,都有其规律。对一个孩子而言,最好的肥料就是父母的信任和放手。
那些真正厉害的父母,都在野性带娃。
他们允许孩子做自己,也允许孩子去玩、去野,去闯荡未知的世界,去体验生活的多样性。
哪怕孩子因此走一些弯路,甚至不小心摔一跤,亦是一次珍贵的经历。
野,是孩子的天性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不限制孩子,鼓励孩子进行自由自在地尝试万事万物。
这样的做法,看似和传统教育模式相悖,实际上更尊重孩子的天性。
野,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要做的,不是打着爱的幌子,用条条框框限制孩子,而应该鼓励孩子展现真实的自我,释放生命中的原始活力。
如果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那样,在呵护中长大,注定难以抵御风雨。
反之,如果父母敢于放手让孩子去撒野,在自然中奔跑充电,这样的孩子往往长得更茁壮、更有活力,身上自带野性之美。
要知道,人类生来就是自然的野孩子,而不是钢筋混凝土里的工具人。
越束缚孩子,孩子就越想逃离

适当放手,野性养娃,让孩子自由生长,反而能让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自信和坚强。
野性生长的孩子更有生命力

最后的话

养娃之路漫漫,非常考验父母的心力。
所谓野性养娃,不是说对孩子放任自流,也不是不管不问,而是既能给孩子成长空间,又能为孩子托底。
身为父母,首先便要多带孩子亲近自然。平时有空时,可以多带孩子走到户外,接触大自然,比如打球、跳绳、放风筝、抱树等。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打开感官。通过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来让孩子捕捉生活的美好。比如:当孩子看到陌生的花儿时,不要急着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引导孩子关注“它长什么样子”“花纹是什么形状”等等。
最后,记得帮助孩子撕掉标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形成刻板印象。比如女孩子不要太调皮、好孩子不能爬树、男孩不可以哭……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自我设限。
其实,只要没有危险且不违反法规,父母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大胆去试错。保持孩子对世界的野性,勇敢做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积攒足够多的养分,活出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