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意义与方法(一)亲子伴读网
今天看到这么多家长参加讲座,说明大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办园到现在已经16年了。在办园理念与管理上都是得到社会与家长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溪南镇的中心幼儿园。近几年在报名上名额是供不应求,大家选择××幼儿园还是家长门的好眼光。
现在有个小要求请家长把手机调为震动状态。
首先我们来个互动:哪位家长来说说您认为哪个阶段的教育最重要?
接下来我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早期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什么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指的是在学前期对孩子身体、智能、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人们通常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根本不需要教育,所以,父母们大多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教育的关键期。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有人曾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个阶段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我们中国出名的钢琴家"朗朗"在记者采访中也说幼儿园的教师是激发他学习钢琴的兴趣。这样的回答似乎出乎意料,但仔细琢磨却意味深长。人们往往把孩子成才的希望寄予在学龄阶段,却忽略了0~6岁这一时期的早期教育。
一、早期教育的意义
一提到早期教育,大家可能会担心,一个人的一生漫长,有没有必要在0-6岁就进行教育,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吗?关于这些问题有专家已做调查与研究。
1.脑发育水平
脑科学研究发现:1岁幼儿的脑重量(即脑物质重量)已经接近成人脑重量的60%,6岁幼儿的脑重量是成人的80%。这些数字表明:幼儿本身已经具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物质基础,2~6岁幼儿入园接受科学的早期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2.智力发展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20年对1500名婴幼儿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人的智能开发呈递减趋势。如果把17岁定为人的智能开发的最高值100,那么,0-17岁的智能是这样分布的:0-4岁开发了50%,5-8岁开发30%,剩下的 20%是在9-17岁完成的。 3.关键期理论
提出关键期理论的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滋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小鸭认母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0-7小时,在这段时间小鸭能认鸭妈妈,如果出生7小时以后,才把小鸭和鸭妈妈放在一起,小鸭永远不认鸭妈妈。
老鼠挖洞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1个月,如果剥夺了挖洞的条件,比方说把它放在泥地板上或用笼子吊起来养,1个月后再把它放到泥地上,它永远不会挖洞。(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
对此最有力的例证是狼孩的故事: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现了30余个野生孩子,其中5个是熊"抚育"大的,两个是豹"养"的,14个是狼"带"大的,结果如何?比如四肢着地走路,白天睡觉晚上精神,不会说话,到晚上就象狼一下嚎叫,为什么这样?是因为从小与狼在一起,他只会学狼会的东西!那么孩子是怎么学会走路的呢?同样是孩子,都有人类,都有着人类的大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会,而狼孩不会呢?很简单,因为婴儿天天看着我们因为婴儿天天看着我们走路,这样到他身体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去模仿你!就这么简单。还有,比如说话也是一样,婴儿天天听我们说话,听电视的声音,听录音机里的声间,慢慢的他就会说话了。
在科学家系统的训练下,3岁的狼孩仅用半年时间就能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而8岁的狼孩直到14岁共6年的时间才学会几句简单的对话。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的孩子学会讲话特别晚,有的孩子学会走路特别迟,有的孩子很大了还不会正确使用筷子、、、、、多数是因为这些孩子错过了某种机能发展的关键期。
在研究中得出:在动物(包括人类)某种机能获得是有关键期的,如果该机能在关键期受得适当的刺激和训练,就能轻松而高效地获得,相反,如果错过关键期,则该机能会退化或者封闭,以后即使花再多的时间与精力也难以开发。
关键期理论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依据,它的发现使21世纪人类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改变。
4.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早期教育。 美国: 1989年实行脑科学计划。 欧洲:1991年出台"脑十年计划"。 日本:1996年制定 "脑科学时代"计划。 中国:2000年,脑科学应用研究被列入我国重点课题,命名为"攀登计划"。 2001年,北京人大立法实施"0岁教育"
脑科学的研究已作证明:婴幼儿时期是人身体、智能、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期,是开发大脑潜能的最佳阶段。此时必需给予科学教育,才能为以后的成才奠基,更有专家断言,21世纪教育的制高点不在小学、中学、大学而在学前教育
二、早期教育的方法
专家指出:学习有两种效果。一种是显性,如知识、技能等,这种效果犹如"砍柴"。一种是隐性的,如兴趣、方法、机能发展等,这种效果犹如"磨刀"。"盆景教学"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砍柴"上,是雕出来,急功见效。事实上,早期教育更注重怎样"磨刀"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激发学习兴趣、方法与机能发展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