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物态变化亲子伴读网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们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与物态变化紧密相关。以下是一些节气及其对应的物态变化:
1. 立春:春季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冰开始融化,水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2. 雨水:降雨量逐渐增多,水汽凝结形成雨滴。
3. 惊蛰:春雷始鸣,气温回暖,地面水分蒸发增多。
4. 春分:昼夜等长,气温继续上升,植物开始生长,水分循环加快。
5. 清明:天气晴朗,气温适宜,植物生长旺盛,水分蒸发和光合作用增强。
6. 谷雨:降雨量进一步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7. 立夏:夏季开始,气温显著升高,水分蒸发加快。
8. 小满:农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植物体内水分含量增加。
9. 芒种:农事繁忙时节,土壤水分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10. 夏至:日最长夜最短,气温达到一年中的高点,水分蒸发量最大。
11. 小暑:天气开始炎热,地面和植物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
12.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高温导致水分大量蒸发。
13.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降低,夜间开始出现露水。
14. 处暑:炎热逐渐消退,早晚温差加大,露水增多。
15. 白露: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凝结更加明显。
16. 秋分:昼夜再次等长,气温适宜,植物开始准备越冬,水分循环减缓。
17. 寒露:气温降低,露水更加寒冷,接近霜冻。
18. 霜降: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水汽在地面和植物表面凝结成霜。
19. 立冬:冬季开始,气温继续下降,水开始结冰。
20. 小雪:气温降低到可以下雪的程度,但雪量不大。
21. 大雪:气温更低,雪量增多。
22. 冬至:日最短夜最长,气温达到一年中的低点,水结冰的现象更加普遍。
23. 小寒:天气寒冷,冰和雪覆盖地面。
24.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水以固态存在的时间最长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BBC纪录片 《Panda Maker 熊猫缔造者》
网友分享/阅读:13 -
培养您与孩子之间信任感的四种方法
网友分享/阅读:4 -
北大教授林小英与杨华:破解教育“内卷”的两种方式
网友分享/阅读:8 -
少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网友分享/阅读:1 -
少儿社会技能与情感教育
网友分享/阅读:0 -
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厚植青少年文化自信
网友分享/阅读:3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