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简单明了的指导书亲子伴读网
最近每天回到家,如果看到小宝没有先洗手(当然这种情况现在很少发生)我就会大声对她说:“细菌不是用来。。。”她也马上会接上:“分享的。”然后就乖乖地去把手洗干净。这个梗来自于我们刚刚看过的一个绘本——《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
这个绘本出自于儿童好品德系列丛书,全套有五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语言不是用来伤人的》、《尾巴不是用来扯的》、《嗓门不是用来嚷嚷的》。这套书用贴近儿童的生活事例,启发孩子关照自我和反思,是一本让孩子们一读就见效的习惯养成书。每本书的标题就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五大主题,帮助孩子建立规则,修正行为,管理情绪,学会表达,讲究卫生,关爱动物,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好品德。
《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这一本是从生活健康卫生方面规范我们的行为。整本书前半部分好像是一个故事书,后半部分又像是一本科普书,二者有机的结合,知识点简单明了。绘本中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细菌,虽然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是坏的,但是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因为细菌能让你生病。如何不分享给别人或者沾上别人的细菌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感冒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鼻子和嘴巴,擦干净,然后把纸巾扔掉。还有咳嗽的时候也要用手或者纸巾捂住鼻子和嘴巴。而且用手捂过鼻子或者嘴巴以后,你得赶紧洗手,因为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这句话反复地出现在文中,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它当成我们的行为规范。
绘本后面还讲到细菌的传播方式,洗手的方法,以及10个洗手的好时机。让小朋友们注意自己手上的细菌不可以分享给别人;然后又提到很多地方容易滋生细菌,细菌无处不在,我们一定要勤洗手,仔细洗手,这样就不会沾上细菌了。这些内容非常细致入微,把满满的知识点送到小朋友们面前,接受起来很容易。甚至有人建议每位小儿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候诊室,每家儿童保健中心以及小学都应该放置这本书。看起来真的很权威,很有指导意义。
书的最后还设置了特别的章节,专供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了解更为详尽的细节。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来读一读,比一比谁能把知识记得更牢,在日常生活中做的更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新生宝宝如何科学喂养?这份科学指南请收好
网友分享/阅读:1 -
宝妈坐月子,宝爸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手爸爸
网友分享/阅读:0 -
宝宝如何学会自主入睡?多大能自主入睡?
网友分享/阅读:0 -
新生儿怎么带?总结了10条带娃准则,月嫂都不一定知道,速藏!
网友分享/阅读:1 -
新宝妈必看!轻松带娃的30个窍门!
网友分享/阅读:2 -
做好5点准备,一个人带娃就很轻松
网友分享/阅读:1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