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育儿谣言怎么分真假亲子伴读网
80、90后的年轻父母崇尚科学育儿,据调查显示72%的年轻妈妈把网络作为获取孕育知识的最常用渠道。可是在育儿的艰辛路上,我们总是遇到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有些流传甚广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那些年火爆朋友圈的育儿谣言,今天小编带大家逐一粉碎啦!
一岁内的宝宝:
给新生儿挤奶头:
不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触之有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这是由于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
此时,千万不要挤压,否则若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使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
臀纹和腿纹不对称是发育有问题:
其实两侧臀纹和大腿纹不对称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仅仅通过臀纹或大腿纹不对称就判断孩子是存在髋关节发育问题,是非常不科学的说法。
发现类似问题,应该请教儿童骨科医生。也许要通过B超或X光检查协助诊断才能确诊。
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要尽量“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母乳喂养两年或两年以上。强调“前6个月”,主要是因为此后需要添加辅食,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不是说母乳在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
首次加辅食,最好吃蛋黄:
事实上,蛋黄中某些营养成分,如铁,并不易被婴儿吸收。过早喂食,还可能诱发过敏。首次添加辅食,要考虑宝宝的肠胃功能,最好选谷物类,比如米粉。
越早添加辅食越好:
辅食添加过早,会给婴儿肠胃增负,可能导致消化问题;过晚,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一般三四个月可添加米粉;五六个月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添加鱼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增加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
奶粉比母乳营养高:
婴幼儿喂养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就是提倡母乳喂养。只有在母乳不足时才需配方奶粉辅助。母乳几乎具备了初生儿所需的全部养分,且母乳有助于增强婴儿胃肠道功能,帮助健全免疫系统,提高其机体抵抗力,降低过敏几率。另外,母乳喂养还是妈妈和宝宝亲密交流的过程。
孩子枕秃、爱出汗、出牙晚,是缺钙表现:
“这些都不是判断缺钙的决定性依据。多汗可能是因为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物相对较多。另外,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睡觉时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也可能多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