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得毫无主见,都是从这三件事情开始的亲子伴读网
0 1 一位妈妈发现,8岁的女儿特别喜欢说:随便、都行、无所谓…… “你中午想吃什么?”“随便!” “开学需要买点新文具吗?”“都可以!” “周五想去哪里玩?”“不知道” 孩子这个小习惯,有时候能为她省去不少麻烦,做决定时无须和孩子周旋,但她隐隐感到有些无奈,因为在孩子这种态度里,她有一种被敷衍的感觉。 更让她担心的是,孩子就此失去了表达主见和想法的能力。 主见这件事,说小可小,说大可大。 生活的种种变化,往往就藏 ...
一位妈妈发现,8岁的女儿特别喜欢说:随便、都行、无所谓……
孩子这个小习惯,有时候能为她省去不少麻烦,做决定时无须和孩子周旋,但她隐隐感到有些无奈,因为在孩子这种态度里,她有一种被敷衍的感觉。更让她担心的是,孩子就此失去了表达主见和想法的能力。生活的种种变化,往往就藏在大大小小的人生选择中,尤其在这个选择复杂多变的时代,每个人更是要学会如何为自己选。一个没有主见的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一下子变得很茫然,虽然完成了大学教育,依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害怕做决定,不敢担责任,浑浑噩噩,不得不长期面对现实与内心的冲突。家长培养的孩子的主见,其实就是在教育孩子如何成为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第一,孩子没有主见,是因为大人剥夺了孩子对生活的控制感纪录片《零零后》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去参加夏令营,妈妈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安排妥当;当他不想表演魔术时,妈妈赶到现场帮助孩子解围;妈妈甚至在家里举办活动,为的就是让他能交上朋友。妈妈几乎参与孩子生活的一切,孩子对妈妈很依赖,遇事第一反应就是寻求妈妈的帮助。身边也有家长朋友对孩子的照顾简直无微不至,从今天几点起床,吃什么,穿什么,今天干什么......都替孩子计划好了。这种行为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孩子的自主感和胜任感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很多孩子表达想法之前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们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未拥有过对生活的控制权,需要他们做决定时,只剩下茫然和无能为力。正如台湾学者李崇建曾说:“如果一只鸡被关在笼子里面,关很久了,刚放出来,它也不会走路了。如果一个孩子常常被规定要这样要那样,有一天你给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倘若没有健康的控制感,在生活的大事小事上,就很容易变得过度依赖和顺从。第二,孩子没有主见,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当孩子表达主见时,父母最容易出现的反应是:否定,尤其是当孩子与自己意见相左时,甚至感觉到被冒犯了。我们很容易认为孩子的意见是幼稚的、片面的、思考不周的。孩子找到了兴趣:“画画有什么用的,对学习有帮助吗”大人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笃定,对孩子的选择总是不屑一顾。
甚至会在孩子做出决定,栽了跟头之后,冷嘲热讽:“我早就说过吧,让你不听我的……”趁机证明自己的“对”。我们会打击孩子,否定孩子,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变得不确定,甚至觉得是错误的。我们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安全做出决定,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的包容空间。时间久了,孩子就不愿在父母面前表露内心真实的想法,因为代价太高了,迎来的不是否定就是打击,他们渐渐失去了表达的自信。孩子没有主见的表现,不只是在事情面前拿不定主意,还有一种表现是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盲从别人的意见。
和朋友们商量去哪里玩,回答永远是随你们,即使有想去的地方也不好意思说。明明对学校社团的小组分工有意见,却很难表达,勉为其难地说可以。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很懂事、敏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身边人的爱与认可;或是为了照顾亲近之人的情绪,不想让他们烦恼、难过。他们不是没有主见,是不敢有主见,认为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自私的、羞耻的。这就是一种深深的“不配得感”,想要的东西,不敢说,想要被照顾的情绪,不敢表达。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其实就是会独立思考、会选择的孩子。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是父母长期引导和教育的结果。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在学习生活中常常表现出茫然,要不要进学生会、要去哪个社团、选修哪门课、毕业后是考研还是该找工作、留在哪个城市都成了问题。而在此之前,生活里所有需要自己决定的小事情,他都很少参与。这就相当于将一个毫无经验、毫无规划的徒步者,推到了陌生的分岔路口。《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写道:“孩子需要先练习作出决定,随后才能掌握怎么做出正确的决定。”怎么练习呢?就是从简单的小事开始,邀请孩子去做出决策:也许他们的选择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是去体验所做选择的自然后果,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正如那句谚语所说:“智慧来自经验,而经验来自失策”。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无法在很多问题上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如果怕孩子乱选、瞎选,家长提前做好筛选和把关。比如:有限选择。一次只提供两个或者三个备选项,这种方法替代了大人的威胁和命令,孩子少了一分压迫感,多了一分自主感和参与感,他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相对自由的,于是就会更乐意配合父母。虽然只是选项,但“感到”能做选择是很重要的,孩子体验到“自己说了算”的掌控感。孩子的想法可能不成熟,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可以思辩讨论的环境,站在孩子的角度探究他们的想法。当你认为孩子的想法确实有欠考量时,你可以帮他分析利弊,哪怕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也会慎重地做出选择。比如,你本来和孩子约好周末一起去游乐园,到了周末却飘起了雨,孩子闹着要去,你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出门游玩。你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期待的心情,不要用一句“你真不听话”搪塞孩子,而是冷静地分析雨天和晴天游玩的利弊:“下雨天,我们有很多项目都玩不了,穿着雨衣、打着伞,玩起来也不方便。妈妈看了下天气,下周六是晴天,我想那会你应该不会错过那些你期待已久的项目。如果你一定要今天去,那妈妈只能冒着雨陪你去看看了。去游乐园只有一次机会,你在今天和下周某个晴天做一个选择吧。”你会发现,孩子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不讲道理,当他被尊重对待、参与解决问题时,他们真的会积极地配合,思考你提供的这些信息,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经验多了,孩子慢慢就会清楚地认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明确自己的心意。童年里,孩子哪怕选择错了,代价也是最小的,而且都将成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效果比父母的说教管用得多。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和信心,用爱为孩子兜底,让孩子参与到决策中,鼓励他们表达自己。虽然我们都喜欢孩子不顶嘴、要听话,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往往就需要借助于他们的“反驳和争辩”。唯有爱思考、敢表达,未来,孩子在生活的难题面前,才会有主见而不至于手足无措。
版权声明
本页内容为互联网公开发表经人工收集整理而成,我们未提供任何视频、音频以及文档等实体文件分享下载,如有侵权来信即删,邮箱epcwdvw@hotmail.com,如你发现或认为链接存在违规侵权,触犯您所在地法律的结果,请立即向所属链接(百度网盘,新浪网盘等文件托管机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