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
主页 > 经验 > 网友分享 > 如何养出一个快乐、温暖、不缺爱的孩子?关键看这3个时刻,你怎么做?

如何养出一个快乐、温暖、不缺爱的孩子?关键看这3个时刻,你怎么做?亲子伴读网

阳光/2025-09-30/来源:/ 分类:网友分享/阅读:
那些被深深爱着的孩子,更有力量 ...

宫崎骏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说:那些被深深爱着的孩子,更有力量。

身为家长,我们深谙此理,也从未怀疑过自己对孩子的爱。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心里念的、嘴上说的,都是孩子的成绩。

焦虑中、内卷下,时常将“爱”抛在脑后,全然只顾着如何“赢”。

然而,不管成绩好还是性格好,养好孩子的前提,永远是用爱滋养。

图片

图片

受委屈时,不只是让孩子憋着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受委屈的孩子,性格是这样的。

要么胆小怕事,要么故作“强大”,要么养成讨好型人格。

无论哪种,长大后都难以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很容易陷入痛苦中。

相反的,童年时受了委屈,能被父母很好化解的,往往有更健全的人格。

看过一个故事,很触动我,来自网友的分享。

他读初中的时候,被同学欺负,一个没忍住,就和对方干起架来。

老师知道后,不分青红皂白把他叫到办公室,要给严肃处分。

还批评他说:“那么多学生,怎么人家就欺负你?肯定是你先挑事!”

网友一听,百口莫辩,顿时委屈地哭了。

他一哭,老师还以为他认了错,又厉声道:“把你爹叫来。

随后,网友父亲火急火燎地赶来,听老师说了一遍事情经过。

当时,网友紧张坏了,生怕老爸一听“打架”二字就发火。

没想到,父亲听后竟出奇地沉默了片刻,而后对老师说:

“我孩子打小懂事,不会无缘无故地欺负人,更不会没事找事。”

话说得不卑不亢,一时间老师竟无言以对,只说再调查调查。

这时,父亲又说:“老师一定调查清楚,我过几天来听结果。

到这里,网友那颗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老爹是挺我的”。

如今很多年过去,再说起这件事,网友仍感慨不已:

“有能为自己撑腰的爹妈,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

为人父母,首先就是让孩子相信“我和你站在一边”。

对他们来说,这种信任才是“爱”的具象化。

图片

图片

遇到麻烦,不帮困难打败孩子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做错事时,往往第一反应是责备:孩子的牛奶洒了,父母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笨,连个牛奶都能打翻?”看到孩子房间乱了,父母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懒,什么都不收拾。” 


这些话虽然出于好意,但却容易让孩子感到自己永远做不好,总是给父母带来麻烦。


然而,批评与责备并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他们感到挫败与羞愧。


真正的帮助,是从问题的本质出发,给孩子指引方向,而不是一味的批评。


当牛奶洒了,父母可以这样说:“没关系,快拿个抹布擦一下,学会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当房间乱了,父母可以说:“来吧,咱们一起收拾一下,收拾干净了心情也会好。”


通过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与关爱,孩子会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


比起批评与指责,父母更多的应当是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与引导者。


要始终记得,不要站在问题一边打败孩子,而是站在孩子一边打败问题。


图片


图片

被比较时,不要帮别人贬低孩子

教育作家黄启团老师,在书里做过深刻分析。

他说,中国字富有智慧,你看,比较的“比”,就像两把匕首。

当孩子被比较时,这两把刀,就是一把插向孩子,一把插向父母。

尤其是被外人比较,父母还帮腔的,孩子的无助与沮丧,可想而知。

博主@文丽,就曾回忆说:

“小时候走亲戚,经常被一些大爷大妈比来比去。一会说我成绩不如张三好,一会说我才艺没有李四棒,搞得人很烦。但最烦的,还是我爹妈一个劲儿地说是是是,然后回家再臭骂我一顿!”

久而久之,博主就变得很自卑,见到熟人唯唯诺诺的,怎么也挺不起胸膛做人。

长大后,她一直处于一种“羞愧心理”中,明明没做错什么,但就是觉得抱歉。

这导致了她错失很多机会,吃了很多暗亏,整个人生都陷入一种困顿。

后来,她上网做心理咨询,才知道这叫“习得性无助”。

根源就在于,童年从未得到父母的肯定与支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当孩子被比较时,不想毁掉孩子的自尊,我们必须站在孩子这边。

学习没谁谁谁好,没关系,我孩子健康快乐就可以;考学没谁谁谁有前途,没关系,我孩子前途也不差……

帮孩子挡住攀比的不良风气,他才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稳稳扎根。

图片


图片

写在最后

作家周国平说:

“好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知道,无论外面有多少风雨,家里总有一盏灯为他亮着。”

关键时刻站在孩子这边,不是有意护短,更不是包庇溺爱。

而是在他真正需要父母的时候,我们稳稳地出现在了身后。

这种家庭赐予的底气,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

那些小时候爱笑爱闹,长大了幸福快乐的人,背后都有父母撑腰。

很多时候,孩子碰上什么坎儿,咱们轻轻推一把,他就过去了。

所以,爱孩子还不够,还要学会表达爱。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标签: 爱;
TAG:爱;
阅读:
最新评论 ★答题赚豆子  ★评论赚积分
号外!号外!火速涨豆的方法<发表文章>和<分享资源>!!!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小达人点读包
亲子伴读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