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孩子的“为什么”亲子伴读网
如何对付孩子的“为什么”
童童3岁后有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了频繁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狗有四条腿”、“为什么没有星期八?”……面对他的“十万个为什么”,爸爸妈妈开始还能耐心的应答,但随着问题的增多,难度的加深,直让童爸童妈感叹自己怎么不是科学家。抵挡不过那就躲吧,于是, “童童,你看那个伯伯在做什么?”这些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出现了。当然,童爸童妈还在为这个事情烦恼着呢!
您是否已经跟案例中的父母对号入座了呢?这也是个普遍的问题,那我们就此多说几句。
先做个小测试,给自己来个检查——您能很好地为孩子解答问题吗?
如果孩子问您:“汽车为什么能跑?”您会怎么回答?
A.因为汽车有轮子,有轮子当然就可以跑了。
B.汽车要吃东西,吃完东西汽车有力气,车轮子转得动,汽车就可以跑了。
C.汽车肚子里有一个发动机,发动机最喜欢吃汽油,吃完汽油以后它就开始工作了,它会告诉车轮子转动,车轮子一转动汽车就跑起来了。
(P30)分析:
选项A
目前,您还不太善于回答孩子的问题。上述类型地解答略显肤浅,没能解释清为什么,也未阐明科学原理,结果是孩子可能会接着问。
孩子眼中的“是什么”代表了他对新事物的好奇;“为什么”代表了他对事物缘由的探索;“怎么做”则代表了他对事情解决的思考。因此,当您面对孩子各种提问时,尽可能认真、详细作答。
选项B
用最简略的语句表明了汽车工作的过程。以儿童能理解的语言和事理去解释问题,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也易理解。
建议在解答科学类问题时,必要时需用上科学用语,比如“汽车要吃东西”不妨直接说“吃汽油”。这既让答案更合理,又可丰富孩子的知识积累。
选项C
您能用儿童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道理讲解给孩子,尽管他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发动机,但通过您的解释,基本能理解汽车工作的原理和程序,这样的解释比较符合科学精神——严谨、真实。这样的回答比较理想,当然这个能力还需要爸爸妈妈自身不断“修炼”。
其实,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是那么陌生、神秘、新鲜,于是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促使他探索世界的原动力。如果此时父母敷衍了事,或欺瞒哄骗,甚至直接责备,都会让孩子放弃提问,进而导致好奇心、探索性逐渐泯灭。因此当您面对或幼稚、或无聊、或深奥的问题时,还是认真倾听,并参与进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吗?妈妈还没想到呢!”,孩子会因您的关注更有积极性。
(P31)如何回答孩子的“为什么”?我们不妨借鉴统计学的方法,先总结问题种类,再对症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经过启发,孩子自己能获得答案;②家长知道答案但孩子不了解;③孩子和家长都不知道答案,但可以查阅资料解决;④人类还未解决的问题。
遇到第①类问题,显然不应直接告知答案,可以把问题再“抛”过去,启发孩子自己思考或查阅资料,自己寻找答案(最好在家中准备相关书籍,如百科全书、科学工具等,可随时与孩子来趟知识探索之旅);
遇到第②类问题,父母不妨通过举例、操作等方式给宝宝讲解,这样更便于他理解;
遇到第③类问题,家长也不必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完全可以诚实告知“我也不知道啊”,还可以一起去查询答案;
遇到第④类问题,不妨直接说明同时鼓励他:“你的问题真棒,我们大人们目前还不能解决呢!等你长大学本领了再找答案吧!”
作为父母,不但不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还应该积极地营造环境,培养和激发他的好奇心。比如,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他的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