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
  • 点读包下载
  • 英语资源
  • 早教资源
  • 小语种
  • 动画片
  • 商城
  • 电视剧
  • 软件工具
  • 国学
  • 公告
  • 免责声明
  • 问答
  • 优秀的父母,早就确定了这10个育儿思维 | 精选亲子伴读网

    龚秋璐/2024-05-17/网友分享/阅读:
    作者:吴漾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 satiryuer ) 成为父母后,总渴望有一种方式,既能高质高效地教育好孩子,又能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 今天给大家分享10个关于教育的源头思维,助你的家庭教育高质高效。 01 律己,是育儿的基本前提 “ 有了孩子,就有操不完的心”, 这是许多人成为父母后,最大的感受。 尤其是孩子开始上学后,“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是许多家庭每天必演的“家庭剧”。 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 因为家长教育孩子经常说一套, ...

    作者:吴漾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成为父母后,总渴望有一种方式,既能高质高效地教育好孩子,又能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

                    今天给大家分享10个关于教育的源头思维,助你的家庭教育高质高效。
    01
    律己,是育儿的基本前提
    有了孩子,就有操不完的心”,这是许多人成为父母后,最大的感受。尤其是孩子开始上学后,“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是许多家庭每天必演的“家庭剧”。
    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
    因为家长教育孩子经常说一套,但自己生活做另一套。
    一边教育孩子,用功读书,安心学习;一边自己捧着手机,成年累月,不见翻过一本书。
    如果几句道理,就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便不会有那么多失足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身教”重于“言传”。
    父母如何律己,远比如何“鸡娃”更重要。
    育儿先育己,否则,99%的教育都是无用的。
    02
    优点,是撼动缺点的杠杆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罗森塔尔效应”,意思是说:只要对某件事情,怀有非常强烈的期望,所期望的事就会出现。
    具体到家庭教育中,父母若能抱着美好的期待,相信孩子可以,孩子便不会太差。
    然而,有太多父母,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并用“放大镜”无限放大。
    殊不知,能真正激励一个人的,唯有看见他的优点。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
    希望孩子能行,父母先要相信孩子能行。
    优点越来越多,缺点才会越来越少。
    03
    现在,是撑起未来的底气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太多父母将对孩子未来的焦虑,转嫁成当下对孩子施加的压力:

    像赶集似的帮孩子报培训班;
    像赶海似的将孩子推入题海中;
    像抽陀螺似的压榨着孩子的时间......

    在父母的压力与焦虑下,孩子仿佛被挤压的面包,既得不到自由地伸展,又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
    久而久之,孩子越教越差,亲子关系也面临崩溃。
    化解对未来的焦虑,最好的方法,是关注当下。
    若是孩子连现在都活得苟延残喘,未来又怎么可能自由呼吸。
    给予孩子空间和陪伴,让孩子感受到,他不是孤军奋战。
    未来若苦,依然有父母的陪伴。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支持,是平和地养育孩子。
    04
    平等,是一切教育的桥梁
    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的开头提到一段与朋友的对话:
    朋友问她: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
    刘瑜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
    朋友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
    朋友的话让刘瑜陷入了深思。
    “父母”与“孩子”常被定义为: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
    父母是伟大的,孩子是渺小的。
    然而,从来没有人问过孩子,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是否愿意让你们成为他的父母。
    反而,孩子的诞生,是为了延续父母的爱、继承一个家庭的血脉,或是完成某些人生使命。
    要知道,并不是有了“父母”的身份,就是合格的父母。
    父母养育孩子,不是单方面的奉献,而是双双奔赴的成长。
    降低自己的人设定位,蹲下来,让“教”和“育”形成平等的状态,把孩子当成年人一样尊重,这样的教育才会高质又高效。
    05
    攀比,是伤孩损己的错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家庭教育中,“对比”就像一把无形的剑,看上去是在鼓励孩子,对照优秀的人向上攀爬。
    实际上,对比刺伤的是孩子的自尊。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对比”或许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对于心智、自我尚未成熟的孩子,父母的看见和鼓励,才是滋养他们的养分。
    “别人家的孩子”固然令人羡慕,自己的孩子,才是属于你的独家定制。
    有人把孩子比作花,却忘记了,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
    有人把孩子比作白纸,却忘记了,纸上能画出什么,也要看执笔的人。
    想要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自己先要成为优秀的父母。
    每个孩子都有可塑性,关键是父母如何教育与引导。
    父母要丢掉“横向攀比”,学会“纵向观察”。
    不与别人比,只和自己比,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好,就是成长与进步。
    06
    耐心,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电视剧《我们的婚姻》中,全职爸爸李宇文收到了导师带给他的“耶利哥玫瑰”。
    看上去,像一团干草的东西。
    儿子看了好奇,一句句向爸爸询问。
    爸爸便拿出礼物盒中导师写的说明,一句句耐心地念给孩子听。
    得知所谓的“玫瑰”,并不是真的“玫瑰”,而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地衣,哪怕已经干枯好几年,只放在水里泡几天就能复活。
    彼时,爸爸拿出水盆,和孩子一起,静待“玫瑰”能否开放。

    难怪网友们说,李宇文是爸爸的“天花板”。
    比起催着孩子写作的父母,李宇文的处理方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面对孩子略显幼稚的问题,耐心地给予解答;
    面对孩子磨蹭的生活习惯,耐心地给予等待。
    优质的产品,需要时间去打磨;优秀的孩子,也需要用心地养育。
    放下催促,静待花开,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7
    生活,是孩子最好的学校
    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
    “你现在的年纪,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家里的活不用你操心。”
    殊不知,一切学习的成果,都需要经过生活的检验。
    而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远比课本知识,更令人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生活,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学校。
    父母就是这所学校里的“老师”。

    区别在于:

    有些“老师”只会简单地给予答案,让孩子跨越思考的苦、躲过失败的伤;

    有些“老师”则舍得将生活还给孩子,让孩子亲生体验生活中的艰难险阻、难易抉择。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往往会站在孩子的身后去引领。
    而不是一味冲在前面,替孩子遮风挡雨、扫清障碍。
    要知道,父母不可能永远守护着孩子,障碍却伴随着人的一生。
    所有教育的结果,终将回归生活。
    把孩子放在生活中去历练,这是最快、最实用的成长方式。
    08
    热爱,是一切学习的前提
    教育,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孩子,更不是感觉什么对孩子的未来有利,就去学什么。
    聪明的父母,只会遵循一个原则:尊重孩子的兴趣。
    一旦有了兴趣,便会产生热爱,当一个人爱上一件事,便拥有本能的全情投入。
    强迫孩子学习他不喜欢、不愿意的东西,不仅学不好,还会破坏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入手,让孩子找到学习自信,孩子才有可能“来者不拒,学之能强”。
    09
    教育,是亲子关系的结果

    许多家庭中,都有这样的现象:

    以前孩子很听话,现在说什么都不听,整天对着干;

    以前孩子总是黏着父母,现在待在一起整天都可以不说话;

    学校成绩一塌糊涂,回家只会玩手机......

    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除了生气,就是四处“求医问药”,如何将孩子从“万恶的深渊”中拉回来。
    殊不知,“药”就在父母手里。
    孩子的“不好行为”背后,通常都是“内心的呼喊”。
    当孩子的内心需求,长久得不到满足,就会本能地找一条路自救。
    一切教育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好的关系上;一切教育的结果,都是亲子关系的结果。
    关系越好,孩子才更愿意信任父母。
    关系越好,孩子才更愿意接受父母。
    10
    犯错,是一条成长的“绿色通道”

    教育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试验:

    将一只饿了的猫,放进一只箱子里,在箱子外面放了一条鱼。

    起初,猫只会漫无目的的乱咬、乱撞,无意中碰到箱子里的脚踏板,箱门就打开了。

    猫成功拿到食物。

    之后,桑代克多次将猫关进同样的箱子,直到最后一次,猫一进箱子,就能熟练地打开关,逃出箱子。

    这个试验的名字叫“试错学习”。
    教育孩子,亦当如此。
    犯错是人生的必然,无论什么样的父母,都不可能把孩子教育得“不会犯错”。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害怕孩子犯错,便阻止孩子动手,是在限制孩子成长。
    犯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才会走向“对”的人生。

    -END-


      最新评论 ★答题赚豆子  ★评论赚积分
      号外!号外!火速涨豆的方法<发表文章>和<分享资源>!!!

      扩展阅读

      上一篇:读了百位妈妈的育儿经验发现:亲子关系最好的状态,其实就这四个字 | 精选
      下一篇:育儿知识分享--培养孩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