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泛读到底能不能提高词汇量亲子伴读网
1,关于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的难度大概类似《三联生活周刊》或者更深入一些的《读书》杂志或者《随笔》杂志。
这样的杂志是给母语国家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看的。
也就说在看经济学人和你的词汇量(英语水平)之间一定有一个东西有问题。
如果你可以比较轻松的看经济学人,你基本不会在纠缠词汇,因为词汇量至少在2万以上(主词,或者词族,非词组,一个主词平均有2.7个子词)。
如果你的看的很吃力,因为从知识结构上,经济学人讲的很多东西,特别是跟中国有关系的,作为一个大学生,一篇文章我们有相当多的词汇不熟悉,我们也可以借助查询,大概弄清楚讲的什么。
但是这种是假懂,并非真正看懂了。就像我们不懂阿拉伯语,我们看一个电影,比如阿里巴巴,我们也可以借助视频弄清楚个大概。
所以如果情况是我们描述的这样,那你看经济学人,真不如你去看学生用的那些桥梁书,比如简单一些的神奇树屋,复杂一些的小屁孩日记了,鸡皮疙瘩了,猫武士了。
记忆单词借助翻译是非常低效的,除非我们日后要做翻译,特别是笔译,才需要额外注意这块。
a,具象的词汇
这些词汇构造了一门语言的基石,这些词汇不需要翻译,借助图片就可以了。比如动物,植物,雨雪。
b,抽象的词汇
这些词汇也不需要翻译,大多数抽象的词汇缺乏合理的可以完全对应的中文词汇,要不翻译过来含义扩大,要不缩小。
结果就是为了把这个词翻译过来,我们用了好多个词汇,而每一个词汇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些抽象的词汇适合放到句子里面进行,因为抽象的词汇不管他有多少个含义,一旦进入句子,含义就被限制了,如果出现很多解释,这就有歧义,日久天长,大家就不这样用了。
而且一句话对这个词汇进行了一次定义,100句话,最后他的含义越来越明确,虽然我们解释不清楚,但是我们知道什么意思,知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
就像中学生,我们要学政治、历史、生物,这些词汇我们并不是借助词典去学习的。
这些词汇你随便找个人,哪怕他是博士,如果他不是专门考语言文字的,他也解释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生物,什么是政治。
但是说生物,说政治在大多数听说读写中,我们都知道他说的什么。
结论。
要重视听,在词汇量不够大的时候(1.5万以下),我们要多听,当然这个听包括看视频,听视频的音频,听各种有声书等等,其实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很多词汇不是看懂了,是听懂了。
当我们反复观摩中国学生是怎么学会中文的时候,很多问题其实豁然开朗。
最后,还是那句话,一种英语学习办法跟我们学校里面英语的教学办法太像,那往往注定了学成的概率会非常低。
因为我们学校的英语学习办法历经几代人,上亿人做测试,如果这种办法效率不是极低,哪怕是1%,今天我们国家也到处是那些英语学的很好的人。
什么是英语学的很好的人,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是英语的听说读(写可以弱些)能力大略等于英美学校里面读到6,7年级小孩的英语水平。
因为这样我们日后才可以在一边欣赏大众化的美剧,一边看大众的报刊杂志,书籍,视频的情况下,一边保持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就像中国一个小学毕业的人,日常的新闻,网络上的一般的东西,各种肥皂剧,在他20岁以后基本上还是都可以看的下来的。
这样我们就不会为了维系英语的水平,而刻意投入时间。
如果我们到了20多岁,我们的英语水平停留在母语国家,小学2,3年级的水平,甚至更低,那我们就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借助泛娱乐的东西维系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因为从心智上讲,一个20岁的人他肯定更喜欢看20岁的人普遍爱看的东西,而我们看到的英文载体的电影,电视剧,视频,新闻,这些咨询的制作者肯定是按照英语是母语国家的人,20岁大概的英语水平来制作,不可能是根据中国人20岁的人大概的英语水平来制作。
所以最终我们大多数人的英语都学成了负财产,我们不能借助英语去娱乐,在娱乐里面维系和提高英语水平,大多数人也不能借助英语去攫取知识,因为很多知识我们借助中文去学习是用英语去学习速度的数倍。
然后我们的英语就会持续退化,大学毕业几年开始快速退化,因为退化让你更不容易用上,也更不容易找到娱乐素材,然后加速退化。然后又被网上各种东西刺激,翻来覆去的学习,再进入下一轮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