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心理咨询:“阳奉阴违”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亲子伴读网
读初中的表弟最近开学了,学校要求学生不能带手机去学校,于是舅舅他们便要求表弟把手机上交给父母。 表弟老是拖着,说还有学习资料要查,晚点上交。 ...
读初中的表弟最近开学了,学校要求学生不能带手机去学校,于是舅舅他们便要求表弟把手机上交给父母。
表弟老是拖着,说还有学习资料要查,晚点上交。直到在舅妈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才把手机交了。
当时舅妈也赶着去上班,拿了手机就往包里一塞,没去看。
等到晚上回了家,整理时一看,不得了,表弟交的竟然是个手机模型。
这把舅舅舅妈给气的。舅舅第二天就想去学校找表弟,被舅妈劝住了,说这样孩子在学校也不好,既然他拿着手机,发个消息警告他,等放假回来了再收拾他。
果不其然,在周末表弟回家后,舅舅家里就是一场家庭大战。
生活中,表弟类似的行为还有不少,表面上对爸妈的要求都答应,但实际上是另一种做法。
舅舅和舅妈都很头疼,为什么小时候乖乖听话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呢?
相信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的父母都会有与舅舅家类似的情况。
孩子虽然不会跟父母明面上起冲突,却常常阳奉阴违:
父母出门了,叮嘱孩子在家要好好写作业,自己回来要检查的,但往往是父母一出门,孩子便把作业抛开去玩了;
说好的零花钱不能乱花,结果都是刚把钱交到孩子手上,一转眼就花完了,而且买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样阳奉阴违的行为,让父母无奈又头疼,毕竟每次说孩子,他都是说好好好,但实际上却没有这么做。
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去与孩子沟通了。
01
“阳奉阴违”,其实证明孩子有自己想法了
所谓阳奉阴违,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而孩子一般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时,往往是父母的主张与自己的想法相悖时,或者是父母要求自己做极不愿做的事情时。
也就是说,孩子会“阳奉阴违”,可能是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这套行为模式,不仅孩子现在用,父母也曾经用过。
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面对爸妈的唠叨,我们是不是也是先表面点头应付:“嗯嗯,你说得对,我知道了”、“嗯嗯嗯,好的,我会的。”
但内心却告诉自己:“我的人生我说了算,该干嘛还是继续干嘛。”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温柔的坚持”。
所以,当孩子出现类似的行为时,做父母的虽然会觉得生气,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但其实想想,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否意味着他也有了自己的主张,是否在用行动坚持自我,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的时候,他们开始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开始反抗父辈权威。
父母的种种要求,在孩子看来,会是对他的限制;
无论长辈说什么,都会感觉对自己不好,不能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时候,“阳奉阴违”的行为便会出现了。
孩子还不会很激烈地反抗父母,但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行事又违背自己的意愿,于是只好表面答应,但在做事情时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从另一个角度看,懂得“阳奉阴违”的孩子,在处理人际矛盾时还是有自己的智慧在的。
知名心理学者张德芬认为,
“面对父母的威逼,如果你反应激烈,他们心里就会明白:
其实你是在意他们看法的,这下他们就有机可乘,就会乘胜追击,纠缠不休。
所以还不如采取温柔的坚持,每次父母说你的时候,你就淡然一笑,心平气和地应和一下。
但过后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这样久而久之,父母觉得无法改变你,慢慢也就知难而退了。”
孩子心里明白,正面与父母起冲突,只会激怒父母,自己的主张也得不到实践,硬碰硬并没有好处。
所以孩子选择避开冲突,口头上无条件服软,但行动上坚持自我。
就像表弟,舅舅他们虽然很恼怒他的行为,但孩子做都做了,父母也无可奈何。
最后,不知不觉中,面对表弟总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的事实,舅舅他们也只能叹叹气,无奈但也只能接受。
02
比起镇压,不如接纳
其实,当家长能意识到孩子的阳奉阴违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时,那么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要有所改变了。
家长们会发现,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你越跟他较劲,他跟你越来劲。
战胜父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可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跟父母较劲,更是证明自己力量的大好机会啊!所以,父母越是镇压,孩子越是反抗,亲子关系也进一步恶化。
所以,镇压并不是对待孩子的好办法,虽然它可能短期有效,但长期来讲只会破坏你们的亲子关系。
看看以下这些原则,或许可以帮助你跟孩子更好地沟通:
(1)学着与孩子一起商量: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其实想法还很稚嫩。
表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上交手机模型,其实很容易被爸妈拆穿,要是舅妈当时仔细看一眼,表弟的这个计划就很容易失败了。
这也体现出了他们虽然有想法,也有些小聪明在,但其实还没能全面地去思考,并且失败的后果也常常是他们还未能承担的。
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稚嫩的想法,会觉得不靠谱,所以总是会去否定孩子。
但恰恰是这种否定会引起孩子的激烈反抗。
其实,家长要知道,孩子看重的并不是想法有没有被实现,而是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被父母看到,自己有没有被当作一个大人来对待。
所以,比起直接否定,或是家长一言堂,不如跟孩子一起商量,决定好得多。
例如表弟带手机去学校这件事,舅舅他们其实可以与表弟好好谈谈的。
比起强硬地要求上交,不如问问孩子为何那么想带手机去学校,听听孩子的想法,并反思要求是否需要调整,共同去讨论出彼此都觉得可行的方案。
(2)用平等的姿态去对话
青少年内心有股“成人感”,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理应得到父母的尊重,不想再被当作小孩子来看待。
家长应尝试着把孩子当作一个大人去对待,尊重他的选择。
比如,零花钱是交给孩子自己去花的,那么孩子如何去支配这笔钱,家长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去规划。
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些事情,把握主导权,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当孩子需要时,再给予建议和指导。
(3)接纳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件事:
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安排各种事情,希望孩子能按部就班,走在自己铺设好的康庄大道上。
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为你好”是在控制自己,是在否定自己的想法。
其实,人生的路还是孩子自己在走,父母也只能是陪伴。
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他渴望探索自己的人生,他的争权不是逆反,而是成长。
父母执着于权力争夺,执着于“听我的”,最后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寻找自我,学会独立,是孩子成人的功课。
接受成长,体面退出,则是父母的必修课”
版权声明
本页内容为互联网公开发表经人工收集整理而成,我们未提供任何视频、音频以及文档等实体文件分享下载,如有侵权来信即删,邮箱epcwdvw@hotmail.com,如你发现或认为链接存在违规侵权,触犯您所在地法律的结果,请立即向所属链接(百度网盘,新浪网盘等文件托管机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