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
主页 > 经验 > 网友分享 > 走亲戚

走亲戚亲子伴读网

水凤/2025-11-17/来源:/ 分类:网友分享/阅读:
走亲戚这件事,向来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礼数之一。每逢年节,人们便排着队,提着礼,挨家挨户地拜访。这礼数看似热闹,实则暗藏玄机。 我幼时最怕走亲戚。母亲总要给我穿上新做的衣裳,领口勒得人喘不过气来。临行前还要再三叮嘱:见了长辈要问好,不可乱说话,更不可乱动东西。我那时不解,为何在自己家中可以随意跑跳,到了别人家里,便连呼吸都要计算着次数。 亲戚们照例是要问些话的。几岁了?读书了没有?考了第几名?这些问题年年 ...

走亲戚这件事,向来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礼数之一。每逢年节,人们便排着队,提着礼,挨家挨户地拜访。这礼数看似热闹,实则暗藏玄机。


我幼时最怕走亲戚。母亲总要给我穿上新做的衣裳,领口勒得人喘不过气来。临行前还要再三叮嘱:"见了长辈要问好,不可乱说话,更不可乱动东西。"我那时不解,为何在自己家中可以随意跑跳,到了别人家里,便连呼吸都要计算着次数。


亲戚们照例是要问些话的。"几岁了?""读书了没有?""考了第几名?"这些问题年年相同,我的回答也年年相似。他们听了,照例要夸几句,然后转向下一个孩子。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总觉得那笑容像是画上去的,随时可能剥落。


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谁家儿子当了官,谁家女儿嫁得好。他们说话时眼睛发亮,声音忽高忽低,时而叹息,时而大笑。我注意到,每当有人提起某个显赫的亲戚,其他人的腰杆便不自觉地挺直几分;而说到某个落魄的亲戚时,众人的眼神便飘忽起来,仿佛那人从未存在过。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张家送了两瓶酒,李家就得回一盒点心;王家送了高级补品,赵家就得回更贵重的礼物。人们表面上推让着"太客气了",暗地里却在计算着礼物的价值。我常见母亲为回礼的事发愁,生怕失了体面。


最有趣的是吃饭时的情景。明明已经饥肠辘辘,却要再三推辞;明明想吃那块肉,却要等到长辈夹来。一顿饭下来,肚子没饱,规矩倒是学了不少。


如今我长大了,走亲戚的次数少了。偶尔去一次,发现当年的孩子们都已长成大人,重复着他们父母当年的言行。那些问题依然存在,只是问的人换了一批。我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走亲戚这件事,说到底,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按照剧本表演。只是演得久了,连自己也分不清,这到底是戏,还是生活了。


标签:
TAG:
阅读:
最新评论 ★答题赚豆子  ★评论赚积分
号外!号外!火速涨豆的方法<发表文章>和<分享资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冬至(幼儿园)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小达人点读包
亲子伴读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