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
主页 > 经验 > 网友分享 > 一二年级让小朋友多参加兴趣班,课后不怎么管学习,三年级以后有机会成绩排名靠前吗?

一二年级让小朋友多参加兴趣班,课后不怎么管学习,三年级以后有机会成绩排名靠前吗?亲子伴读网

/2025-04-08/来源:/ 分类:网友分享/阅读:
你可以检验检验你的孩子,仅仅检验这三点。这三点检验之后,你就心中有数了。第一点,检验抄写能力。第二点,检验运算能力。第三点,检验书写能力。具体检验方法,现予以简单介绍。简介过后,有详细方法告诉大家。都早已发布在知乎上,纯属公益。第一点,检验抄写能力。请你和孩子商量,选择一篇孩子本学期学过的白话文课文,稍微短一点的,要孩子抄写一遍,然后,要孩子左手食指指着课文里的字,右手食指指着抄写出来的字,一个字一 ...

你可以检验检验你的孩子,仅仅检验这三点。 这三点检验之后,你就心中有数了。 第一点,检验抄写能力。 第二点,检验运算能力。 第三点,检验书写能力。 具体检验方法,现予以简单介绍。 简介过后,有详细方法告诉大家。 都早已发布在知乎上,纯属公益。 第一点,检验抄写能力。 请你和孩子商量,选择一篇孩子本学期学过的白话文课文,稍微短一点的,要孩子抄写一遍,然后,要孩子左手食指指着课文里的字,右手食指指着抄写出来的字,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地对照,发现错误,孩子自己用红笔订正,看看有多少错误。 孩子以上动作做完了,家长再认认真真检查一遍,找出“漏网之鱼”和“漏网之虾”,要孩子订正。看看有多少“漏网之鱼”和“漏网之虾”。 不管是一级生字还是二级生字,都可以用我的“汉字积木法”来解决“写会”、“会写”的问题。 什么是“汉字积木法”?我不想讲概念,直接举例说明,就行了。 例1,我刚刚写出的这些文字里面,“量”字,上面一个元旦的“旦”,下面一个里外的“里”。 这就像拼积木一样,所以,我将其命名为“汉字积木法”。 所有的汉字常用字,大体上,由400个“部件”构成。我称之为:400块积木做游戏。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字典前面的偏旁部首翻一翻,数一数,就知道了。 例2,“篇”字,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扁担的“扁”,而扁担的“扁”字,上面一个“户”字,下面呢,这样,这样,这样,这样,这样,可以用右手食指书空,就是在空气中写。书空动作,可以夸张一些,写大一些,像个特写镜头,增加趣味感,同时增强记忆。动作那么夸张,记忆当然深刻,加上孩子哈哈大笑,也就是:学也学了,乐也乐了,一举多得! 例3,“遍”字,扁担的“扁”,走之底。 例4,漏网之鱼的“漏”,左边,三点水,右边,“尸”字里面半包一个“雨”字。 例5,商量的“商”字,前面六个笔画,这样,这样,这样,这样,这样,这样,里面是“八口”。前面的几个“这样”,书空,搞笑,提兴趣,后面是重点,重点强调“八口”。“商”字里面是“八口”,很熟练、很熟练、很熟练了,隔一段时间,再区别“滴”字“摘”字里面的“古”字,“十口”,就很简单了。 类似于排除法。 例6,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一个字:落,好多孩子总是将其写成左右结构,把三点水写到外边,右边呢,写成草字头下边一个“各”字。其实,“落”字,是上下结构:上边一个草字头,下边一个洛阳的“洛”,表音。 至于抄写能力的检验标准,我就不多说了。因为,这只是抽样调查而已,就像那医院里面的抽样调查一样,在手指上面采一滴血,可以看出相关的问题。我相信,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抄写出来的效果以后,会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甚至没有想到的一些情况。同时,这也是低位切入。低位切入之后,要循序渐进,一步步进阶。其总体运行轨迹,我概括为:低位切入,螺旋上升。 我只说循序渐进训练到位以后的一个结果——多数小学生训练到位以后,一篇中等长度的课文,10分钟左右基本背会,30分钟以内默写完毕,很轻松,而且,基本没有错别字,或者,很少出现错别字,因人而异。这是指背课文。至于背范文,那就更简单了,5分钟以内,肯定可以背会一篇范文,有的孩子,需要的时间更少。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或综合实力的表现。凡事,都有规律,按照规律做事情,有如庖丁解牛一样。 这样的能力,是在开始训练这样的效果,准确地说,是效果之一: 小学毕业生,400字作文,10分钟之内构思好,30分钟之内书写完。 初中毕业生,600字作文,10分钟之内构思好,30分钟之内书写完。 高中毕业生,800字作文,10分钟之内构思好,30分钟之内书写完。 平时训练,就是应该这样要求。 掌握了规律,做到这样很容易。 当然,白话文,不需要每一篇都一字不差地背诵默写,我一般这样要求:尽可能忠实于原文,有些细节实在是想不起来,可以用自己的话填上去,意思不变。 而,古诗词,语文园地里面的那些金句,必须完全正确,包括标点符号,也要完全正确。 这样的能力训练成了之后,阅读作文均可快速提升,许许多多相关训练都在其中。如此持之以恒,以后应对“大语文”,应对“新高考”,优势多多。 关于语文教学,我有两段话,借此机会,奉献给大家。 第一段话——学语文,讲整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不离写作意图。 我的语文教学的所有具体方法,都是从这一段话里面生发出来的。 第二段话——这一条作文路子,适合于多数孩子,这是捷径中的捷径: 作文就是讲故事, 围绕中心讲故事, 详略得当讲故事, 曲折起伏讲故事, 绘声绘色讲故事, …… 向细节要作文, 向细节要字数, 向细节要精彩, 向细节要高分, …… 小学生作文,故事讲到“趣”; 中学生作文,故事讲到“心”。 第二点,检验运算能力。 二年级上学期,乘法口诀表,是重头戏。 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训练到位以后,很容易做到:26秒背一遍乘法口诀表。 多数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通过训练,可以做到:22秒、23秒背一遍。 极个别的二年级上学期孩子,通过训练,可以做到:20秒背一遍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千万不要! 深圳一个孩子,给我讲了他们班上的一个例子。上完一年级以后,老师布置暑期背会乘法口诀表。暑假结束,刚刚开学,老师检查。老师问一个孩子:“六九多少?”孩子很自信地答道:“六九五十四!”老师点点头,接着问:“那,九六多少?”那个孩子想了想,然后,答道:“九六四十五!”应该说,这个孩子很机灵。你把前面的数字颠倒过来了,我把后面的数字也颠倒过来,难道不对吗? 家长,更不要看了我的这篇回答以后,强迫孩子冲速度! 速度,是孩子自己快快乐乐主动冲上去的! 训练程序,大致上,可以这样—— ——引导孩子,自编乘法口诀表。 自编乘法口诀表,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这里简介其中一样。 打印10份空白乘法口诀表,可以正反两面打印,只需要5张A4的纸即可。c789aa3480fa6e35c227be65d5f9d641.jpg引导孩子,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圆圈。问孩子:“这有几个圆圈?”“一个!”“对!一个!”指着这个圆圈继续问孩子:“这有几个一?”“一个一!”“真棒!”有的孩子,这个时候,有一点转不过弯来,请家长不要急,等待孩子自己慢慢转过这个弯,这才是孩子真正靠自己转过来的弯!真正靠自己爬上来的坡!而不是你家长强行灌输给孩子的!这一“个”细节,很重要!以后,一路上,这一“类”细节,都很重要!要引导孩子亲自进步!而不是由你家长代替孩子进步!好,接着,继续引导:“这就叫做:一一得一。为了减轻你的作业负担,我就优惠你,在这里写上:一一de一。”也就是,把“得”字用小写拼音代替。以后默写的时候也这样,这样具有可比性。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在空白乘法口诀表上相应的位置写上了:“一一de一”。“对!完全正确!就是一个字:棒!”有根有据地夸了孩子之后,继续引导。 继续引导孩子在刚才画的圆圈右边肩并肩再画一个圆圈,问:“这有几个圆圈?”“两个。”“对!2个!这有几个2?”“一个2。”“对!这就叫做:一二de二!写!写在这儿!”孩子写好了。“太棒了!一学就会!”继续夸孩子!继续给力!都是有根有据,夸在过程中,夸在点子上,给孩子持续喝彩,当好啦啦队。 再继续引导孩子,在刚才的两个圆圈下面,再画两个圆圈,把这4个圆圈,排列成麻将里面的四筒那样,上面两个圆圈,下面两个圆圈,均匀摆放,对齐。顺便提示一句:这个细节本身,也是在同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以及其他。所以,我的每一项训练,甚至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举几十得,一举许许多多得。孩子画好了,家长问孩子:“这有几个2?”“2个2。”“一共多少个?”“4个。” “太棒了!这就叫做:二二de四!写!应该写在哪儿!”“应该写在这儿!”“对对对!太棒啦!”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是在开始尝试着:家长在一点一点地放手,孩子在一点一点地独立。 在草稿纸上,再找一个比较大一些的空白处,继续像刚才这样,引导孩子自编一三de三,二三de六,三三de九。我亲自训练,引导到了三三得九这里,孩子们就知道规律了。 “好,现在,再优惠你,不画圆圈了,直接在表格里面写!一四……”“一四得四!”“对!写!得,请还是写成拼音de。反正,我总是优惠你。” “二四……”“二四得八!”“棒!写!de——de——de——”家长可以一边念de——de——de——,一边用手“书空”写拼音de,既是提示孩子,同时也是活跃气氛。反正,和孩子一起,玩儿呗!把学习的内容,变成游戏的内容,玩好了,也就学好了。玩学合一,真正落地。家里呢,告别鸡飞狗跳,天天其乐融融! “三四……”“三四得十二!”“对!请注意,这里的得字,可以省略,直接说成:三四十二。写!” “四四十六!”“嗬——!都不要我说啦?你自己就知道啦?哇——噻!超级棒哎!”家长随机给孩子充电,孩子总是能量满满。 孩子自编到了五五二十五这里,基础差一些的孩子,可以告一段落,休息休息之后,和孩子“探讨探讨”其中的规律。

标签: 兴趣班;
阅读:
最新评论 ★答题赚豆子  ★评论赚积分
号外!号外!火速涨豆的方法<发表文章>和<分享资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每日一练习.pdf
广告 330*360
广告 330*360
小达人点读包
亲子伴读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